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根据上级要求和校党委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教育民生学院党总支意识形态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岳世川
副组长:曹绍炼
组 员:金佳梅子、肖来付、许柳青、张丽梅、陈小明、黄超、郑海波
二、意识形态工作目标
(一)坚持政治方向。坚持教育工作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之 下,始终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把正确 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到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 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
(二)坚持育人为本。把坚定理想念放在首位 , 围绕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使各个教育环节同向同行, 确保社会办学方向。
(三)坚持分工合作。坚持党管意识形态 ,公道分工, 强化 责任,明确要求,齐抓共管,全员支持参与,构建全校意识形态工 作新格局。
三、意识形态主体责任
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校领导班子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支部书 记是第一责任人,必须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 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 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
四、意识形态工作任务
1.掌控精确偏向导向。牢牢掌控精确政治偏向,坚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严守政治规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规律和宣传规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定维护党的权势巨子,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坚持高度一致。
2.定期研判、及时报告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学校每月至少 组织一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加强突发问题和重要事项专 题会商,及时总结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情况。
3.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指导和督促党支部的 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培训, 增强责任意识,进步政治鉴别力。
4.增强对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坚持社会办学偏向,增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增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对学校主题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的价值引领, 发挥爱国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牢牢掌握学校意识 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5.加强网络息管控。倡导文明上网,加强对公用微群和群 的管理,准确把握整体舆情动态,引导网上舆论。健全校园网 络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完善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提高校园网络 息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6.领导、组织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处置。坚持以中 国特色社会为度量衡,评判意识形态领域的是非曲直。注意把 握好“时、度、效”,遇到突发情况后,迅速分析研判,及时向上级报告的同事,及时表明立场,第一时间妥善处理,防 止问题发酵放大。
7.严格党员干部规律约束。增强对党员干部的党纪党规教 育,增强对党员干部政治规律、组织规律的执纪监督,决不允 许公开发表违背党中央、市委精神的言论,决不允许参与各种 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
五、意识形态工作措施
1.开展自查自纠。就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自 查自纠,并将相关工作形成总结报告。
2.完善制度体系。按照贯彻落实党委 (党组)意识形态工作 要求,对照自查情况,健全意识形态定期研判、突发问题和重 要事项专题会商、工作通报、网络息管控等制度,完善学校意 识形态工作体系。
3.强化宣传教育。结合“三会一课”等开展专题党课,加强院部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学习,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强化宣传阵地建设,引领主流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增强青年学生爱国拥党意识,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4.做好舆情疏导。加强网络息管控,完善舆论引导和舆情疏导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息管理和报备。
2023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