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心理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压力,做好自我调节,适应线下、线上教学形式的切换,以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教育民生学院于4月9日晚通过线上视频为全体学生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本次辅导讲座由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注册心理督导师林赞歌博士主讲,全院学生在线参加。林赞歌以“调节你的情绪温度”为题,通过具体鲜活的案例,说明在疫情常态化下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学会调控自我情绪的方法与技巧。林赞歌还就如何适应线下、线上学习形式的切换为同学们支招。
近2个小时的讲座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促进同学们调整好心态去面对疫情,平衡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提升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能力。
本次讲座由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柯雅婷组织,教育民生学院院长曹绍炼主持,总支书记岳世川做总结。
学生的心得体会
陈月萍(学前教育20级B班)
在听了集美大学林赞歌博士为大家举办一场心理辅导讲座《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调适》讲解与疏导之后,我受益匪浅。疫情封校期间,同学们因长时间线上上课,在寝室呆得过久,出现的心情郁闷、焦虑、烦躁等一系列负面情绪烦,为缓解同学压力,调节同学的心理负担,林博士为针对一系列同学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这次讲座受益匪浅,让我明白如何调节疫情封校带来的负面情绪,消除不必要的恐慌,也安抚了我们的情绪。虽然这场讲座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是也让在封闭期间的我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承担起那一份责任,努力学习,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遵守学校疫情期间的各项规定。
陈珊:(学前教育20级B班)
这次福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许多原定的计划,封校,网课,不能堂食,回不了家,快递发不了等等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我们难免会心情郁闷,被焦虑、孤独、恐慌这些负面情绪给缠绕,而学院这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很大地缓解了我们的压力,教给我许多解决焦虑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先觉察自己的情绪,评估自己的情绪,是开心还是郁闷亦或是焦虑。其次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无法改变,哪些可以改变的。最后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用发展眼光看自己,不要去钻牛角尖,不为负面情绪感到羞耻、自责或过分担忧,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转移情绪,比如运动、和同学老师聊聊天等。这些方法都可以缓解我们的压力,加强我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并且老师的语言也很幽默风趣,让我受益匪浅!
何潞瑶(学前教育20级A班)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林老师提及的上海一女子因网络暴力而跳楼事件,她呼吁我们:在互联网上不要去轻易地诋毁一个人。我们的言行举止很容易牵动他人的情绪,所以我们对社会要多点包容与善意。当下我的情绪千变万化像是“寒里演变着春”,常常因为学业而焦虑,林老师提出到了冥想助眠我感触至深,我会将其用在那个漫长的夜晚……听了林老师的讲座,我更相信“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会回来”!
李睿(学前教育21级B班)
非常感谢心理老师的辅导,让我多天郁结的情绪有些发泄,当我心情高温的时候要先数12秒后再发脾气,确实这种方法让我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我在封闭在宿舍中以免自己的情绪伤到同宿舍的人。因为疫情,我们呆在宿舍中的时间明显变长,如何于室友和平相处成了当前比较重要的问题,经过老师的辅导,我能够更好的管控自己的情绪,尽量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迁怒室友,不吵闹室友,这些方式使我的宿舍关系更加的和谐。
张恬子(早期教育21级A班)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老师讲授的情绪的来源和情绪与内脏的联系。了解这些知识可以为我们调节情绪,改善心态奠定下基础。这次讲座我受益匪浅,让一向暴躁消极的我也有了改进的动力和方向。
杨睿劼(学前教育20级A班)
通过听讲集美大学林老师的心理健康讲座疏导,我从中也感受颇深。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个人防护,随时随地戴口罩,保护好个人安全。其次,我们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舍友之间可以多进行交流与探讨,可以相互结伴多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最后,睡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每天大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少熬夜,多读书,做到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同时,也要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了解问题的影响,问题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及成为过去。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
(图/文 柯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