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前教育专业采用“校—园”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围绕实践教知识”的取向,与幼儿园密切合作,组建“双岗双责”教学研发团队,发挥专任教师与幼儿园一线教师的双主体育人作用,充分利用幼儿园丰富的实践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本学期陆续组织2018级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法实习活动。
园区简介
厦门市华侨幼儿园创办于1955年,幼儿园多次获得“全国德育管理科研先进学校”、市级“文明学校”、“三八红旗先进集体”、“思明教育收费规范校”、“思明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学习实践活动信息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2000年被评定为福建省优质幼儿园;2008年通过福建省示范性优质幼儿园复评换牌,华幼溪岸园区占地面积:2200㎡,开设17个班。厦门市华侨幼儿园是全国优秀“双语教育”实验示范基地,福建省语言课题实验基地,厦门市课改语言专项基地园,还是国家“十五”、 “十一五”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等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幼儿园环境典雅、精致富有童趣。秉承“爱从华幼出发,教育由心开始”的教育理念。
9月29日,由刘育红老师、李雅玲老师带领2018级C、D班同学到厦门市华侨幼儿园总园开展优质课观摩活动。
首先,同学们观摩的是由王老师执教的中班语言活动《迷雾森林》。活动一开始,王老师导入情境,让幼儿观察剪影画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看到的剪影大胆想象,“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秘密?”之后,王老师将绘本介绍给幼儿,让幼儿自行阅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阅读结束后,教师请幼儿上台分享“阅读完绘本后,你又发现了什么秘密?”,进一步引导幼儿通过阅读进行细节观察。最后,王老师进行归纳梳理,带领幼儿完整阅读,感受绘本的美妙。
在此次活动中,王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在指导幼儿阅读时,注意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且利用巧妙的提问,贯穿全书,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阅读与观察兴趣。
接着进行的是小班美术活动——《好饿的毛毛虫》。董老师采用故事情境导入的方式,巧妙地将“毛毛虫吃了什么颜色的水果?”和“毛毛虫身体变成了什么颜色?”联系起来,例如黄色圆点身体代表毛毛虫吃了香蕉……激发幼儿参与兴趣,引发美术创想。之后,董老师熟练地应用白板,在PPT上展示毛毛虫的几种常见姿势,并且让幼儿起身模仿动作,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在董老师示范了怎么使用固体胶棒与制作毛毛虫的步骤之后,幼儿展开操作。在粘贴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幼儿帮助与鼓励。制作完成后,董老师邀请了幼儿大胆分享自己的作品,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在活动全程中,教师语言亲切且表达清晰,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简洁实用的操作技能,达到教学目标。
观摩活动结束后,刘育红老师与李雅玲老师就本次活动与华侨幼儿园的老师进行研讨,充分肯定幼儿园老师的辛苦付出和精彩呈现。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认真观摩,仔细记录,虚心学习,领略一线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并近距离观察幼儿,这对于后续的理论学习与进一步的实践教学有直接的帮助与促进。在此感谢华侨幼儿园给予我们的学习机会,感谢华幼与城院教师的辛勤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