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教育民生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组织2024级学生走进厦门市第四幼儿园,开展了社会领域教育实习活动。本次实习通过课堂观摩、互动研讨、专家点评等环节,让学生们在真实场景中深化了对幼儿社会教育的理解,提升了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聚焦社会领域 观摩优质活动
学生们首先观摩了厦门市第四幼儿园的两节大班社会领域活动。在《好朋友》活动中,教师通过合作记录、分组探究等方式,引导幼儿感受友情的温暖与美好,主动探寻友好交往的方法;而在《值日生》主题活动中,教师则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幼儿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培养责任感与社会适应能力。两节课生动展现了幼儿社会教育中“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两大核心目标的落地路径,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教学范例。
 
碰撞思维火花 研讨凝聚智慧
观摩结束后,厦门市第四幼儿园叶淑娟老师主持互动研讨环节。学生们结合课堂观察,围绕“教师运用了哪些策略支持幼儿自主、深入学习”“本次社会活动的核心模板是否达成?从幼儿的哪些行为表现中可以观察到”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叶老师针对学生的提问,从活动目标设定、环节衔接、师幼互动技巧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鼓励学生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帮助他们将课堂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效对接。
 
在专家点评环节,教育民生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主任陈红梅教授对两节活动进行了专业剖析,充分肯定了四幼在幼儿社会教育实践方面的扎实功底与创新探索,并围绕“如何将社会教育理论与幼儿真实生活场景深度融合”这一核心议题,对活动设计的内在逻辑、教师支持性策略的运用以及教育契机的捕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鼓励学生在未来的活动设计与组织中,更加注重生活化、游戏化,促进幼儿的主动建构与社会性发展。
 
厦门市第四幼儿园周志英园长则从实践层面总结,鼓励学生“扎根教育现场,发现幼儿活中的真实问题,以问题激发教师内驱力的研究精神,用专业力量点亮教育实践,让教育真正服务于儿童发展”。她寄语城院的学前学子们,要持续保持对幼儿教育的热爱与探究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在实践中锤炼观察、分析与引导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专业能力,为成为一名卓越的幼儿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赋能幼教英才 实践铸就成长
此次教育实习活动,不仅为教育民生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现场学习机会,使其对幼儿社会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学方法有了更为精准和深刻的理解,更是学院与优质实践基地协同育人、共促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实践。通过“观摩-研讨-反思-引领”的完整闭环,学生们在真实的教育场景中深化了理论认知,提升了活动设计、现场组织及教育反思能力,有力推动了其向合格乃至优秀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
图/文 叶露晖